《人间正道》、《天下财富》、《中国制造》……周梅森的作品似乎总能被冠以“主旋律”。周梅森说,自己一直密切关注着时代。体制影响着生活,必须有一部分作家关注它,总要有人代表百姓讲话。因此他一直扎根到百姓中间,不可避免地介入生活的尖锐和矛盾中。刚刚完成的《至高利益》也是对当代社会的立体透视,规模、结构都比《中国制造》大得多。周梅森说,写完《中国制造》原本准备“收山”。是出版社的编辑劝他,《中国制造》等几部书的出版,已使他拥有了固定的读者群,还是再写一部。自己是激情型作家,如果没有创作冲动,是写不下去的。他准备好好读点书,观察生活,积累一下再写,把耽搁了好几年的历史小说写完。
作为《人民文学》副主编,肖复兴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杂志上。《人民文学》改版试行了3期,2001年的最新版集中了3期的意见,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把读者与编者的主体意见都表达出来了。肖复兴说,可以让大家知道文学杂志原来可以这么做。我们利用有限的资金,尽量办得很典雅、好看,使它成为新世纪里的一张新面孔。《人民文学》50年来迈出这一步很不容易,这是值得投入干的一件事。
一直令肖复兴感到欣慰的是,在办杂志的同时,他的笔一直没放下,总能坚持干一点事情,像小河流水一样不断线,总有一些收获。肖复兴还希望写一点小说。因为儿子对他说,光写散文分量不够。提醒他应该写一些小说,那样更能发挥作家的想像力和才力。他认为有道理,所以想认认真真地将原来的小说重新拣起来,写几篇像样的东西。儿子肖铁即将出版《坚硬的早春》。
青年作家洪烛以优笔的文笔娓娓地诉说着老北京的新话题。一部由海南出版社推出的《北京的梦影星尘》,以北京三千年建城史为时间跨度来向读者展示了北京的故人往事。洪烛说:“这是一部拼贴式的书。每一篇文章都是打在记忆中的一块补丁,我在不同的时间段落里写下它们。我的笔下有一个情绪化的北京。很长时间了,它们像风一样与我共同呼吸。”
先前写诗,后来写散文,烘烛不断地转变并重新定位,终于找到一杆“适合自己的笔”。不仅消化大师的营养,同时沉淀自己的经验,在文化散文中包含了诗性。